課程咨詢: 400-996-5531 / 投訴建議: 400-111-8989
認真做教育 專心促就業
近日,宜春學院與達內時代科技集團等單位共同參與申報的教學項目《高位對接、校企協助,地方高校培養優質IT人才的“三同五雙四對接”模式探索與實踐》獲得第十六批江西省高校省級教學成果一等獎(本科層次)。
“三同五雙四對接”模式
地處贛西四線城市的宜春學院本著“為學生成才奠基,為學生就業著想”的理念,高端定位人才培養目標,與達內集團等企業開展校企合作,探索出了一條地方高校培養優質IT人才的成功之路,即采用“‘四對接’要求、‘三同’機制和‘五雙’操作”的校企協同育人模式的全方位教學改革,簡稱“三同五雙四對接”。
“四對接”:
與高水平企業對接
與高標準技術對接
與高要求教學對接
與高質量就業對接
“三同”:
①學校與企業同為教學主體
建立“責任共擔、利益共享、計劃共商、人才共育”雙主體保障體系。
②校園與基地同為教學主場
企業在學校建立實驗室、教學點,學校在企業建立教學基地、工作基地。
③教師與工程師同為教學主角
“三同”機制實現了校企優質資源的互補與交流,有效解決了地方高校教學資源不足問題。
“五雙”:
① 雙教師同堂授課,實現知識與技術的及時聯系。
理論課,以學校教師講授為主,企業工程師同堂協助;實踐課,以企業工程師講解為主,學校教師同堂協助。
② 雙課堂相互融通,實現知識與技術的牢固結合。
校內校外兩個課堂,校內課堂以教授知識和技術原理為主,校外課堂以崗位認知、技術訓練和工程素養的培養為主,在知識、原理的學習中輔以技術應用,在技術訓練、工程素養培養中注重知識運用和原理解釋。
③ 雙實踐有效聯動,實現由知道到知會的提升。
校內實踐設置了驗證性實驗與集中實訓,校外實踐設置了認知實訓、崗前實訓和頂崗實戰。各實踐環節有序梯進,有機銜接。
④ 雙主體適時互動,實現知識構建與技術應用的緊密結合。
教師與工程師定期探討產業鏈對人才的需求;共同制定教學內容和考核標準;工程師幫助教師知會行業動向與技術,教師幫助工程師提升教學水平。
⑤ 雙動力同向驅動,實現學校企業同心協力共育人才。
通過“共同選擇實訓項目、共同組織賽事、共同開拓就業市場、共同保障教學質量”,將企業發展動力與學校發展動力同向聚集,對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產生了巨大能量。
“三同五雙四對接”突破了地域限制,實現了高校與行業,理論與實踐、培養與就業的緊密聯系,打通了教育教學鏈與產業鏈,形成了一種高效的人才培養模式,具有很好的可推廣性。
人才培養質量大幅提升,獲國際競賽一二等獎、國家一二等獎、省級一等獎的學生大量涌現,實現了學生“高比例、高對口、高薪資、有發展”的“三高一有”就業目標,取得了專業對口率90%以上、就業薪資在全國排第60位、江西排第2位的佳績,在企業擔任項目組長或項目經理的人數大量增加;
而達內自2014年與宜春學院合作以來,雙方就此教學模式進行了良好的探索和實踐。
宜春學院是達內英才添翼的重點合作院校之一,雙方在專業共建、師資培養、課程改革、達內-阿里云大學、專業綜合改革等方面一直保持著良好的合作關系。
在教學方面,雙方共同制定培養方案和課程體系,每個學期都配合學校對學生進行工程訓練;此外,大一暑假和第七個學期更是把學生送去合作企業實訓基地進行專業的工程訓練培養;在比賽等方面,和學校一起對學生進行培養;專業的就業培訓等等均是積極探索實踐“三同五雙四對接”教學模式。
宜春學院學生參加達內暑期訓練營
宜春學院領導前來參觀學生們的上課情況,并對學生們表示了親切慰問
達內-宜春學院校企班學生服務外包大賽獲獎
宜春學院領導來杭州看望崗前實訓學生
宜春學院副校長邱家明一行蒞臨達內教育北京總部參觀考察
宜春學院紀委書記張梅一行蒞臨達內華東大學生實訓基地考察交流
張梅書記一行與同學們展開座談交流會
未來雙方將繼續深化產教融合,推進校企合作,整合優勢資源,深入推行“三同五雙四對接”教學模式,助力培養更多符合產業需要的優質IT人才!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系轉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聯系我們,我們會予以更改或刪除相關文章,以保證您的權益!